天天练

中考化学套卷综合演练(3)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50分钟

已经有1784位用户完成了练习

单选题(本大题共小题, 分)

1.(本小题2分) 下列各组生活现象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

    核心考点: 物质的变化 

    2.(本小题2分) 物质的分类方法很多,你认为下列分类合理的一组是(    )

      核心考点: 物质的分类 

      3.(本小题2分) 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实验基本操作 

        4.(本小题2分) 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物质燃烧 

          5.(本小题2分) 用分子的性质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不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分子的性质 

            6.(本小题2分) 乙烯利(化学式为C2H6ClO3P)是一种优质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促进果实成熟等效应。下列有关乙烯利的说法正确的是(    )
            (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P-31    Cl-35.5)

              核心考点: 化学式相关计算 

              7.(本小题2分) 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

                核心考点: 化学方程式 

                8.(本小题2分) 下列实验设计合理并能够成功的是(    )

                  核心考点: 实验方案的设计 

                  9.(本小题2分)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核心考点: 燃烧与灭火 

                    10.(本小题2分) 在反应2A+5B=2C+4D中,C、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9:22。若1.3gA与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4.4gD。则在此反应中B和D的质量比为(    )

                      核心考点: 涉及字母的化学反应 

                      11.(本小题2分)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溶解度曲线应用 

                        12.(本小题2分)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比较和推理 

                          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 分)

                          13.(本小题8分) 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1)人体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2)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是        
                          (3)吸烟时产生的有毒气体是        
                          (4)发酵粉中的主要成分是        

                            核心考点: 化学用语 

                            14.(本小题6分) 如图为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根据信息,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氮元素与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氮的化合价为         

                              核心考点: 核外电子排布  元素周期表 

                              15.(本小题4分) 对河水水样净化时,先向水样中加入絮凝剂,反应,沉降,然后通过           (填一种实验基本操作)除去难溶性杂质;用pH试纸测得水样pH为5.9,则河水呈         性。

                                核心考点: 水的净化  溶液的pH 

                                16.(本小题4分) 小明做化学实验时,不小心手指沾上了硝酸银溶液,过一段时间出现痕迹,很难洗去。询问老师后得知,硝酸银见光会分解,生成一种金属、红棕色气体(NO2)和能供给呼吸的气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你认为在实验室中硝酸银的保存方法是                     

                                  核心考点: 化学方程式 

                                  17.(本小题4分) 下面是某一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反应,反应过程中“”、“”、“”的个数比为                

                                    核心考点: 微观示意图 

                                    18.(本小题6分) A、B、C、D均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是一种黑色氧化物,B物质的溶液呈蓝色。则X的化学式为          ,Y的化学式为         ;由C转化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                     

                                      核心考点: 推断题 

                                      19.(本小题6分) 请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原因。
                                      (1)二氧化碳与一氧化碳的性质不同;
                                      (2)金刚石与石墨的物理性质不同;
                                      (3)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

                                        核心考点: 物质构成的奥秘 

                                        20.(本小题4分) 实验室内有一瓶药品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和KNO3中的一种。现进行如下实验: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物质X混合研磨,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溶解,再滴入从图中选取的溶液Y,产生白色沉淀。
                                        (1)写出物质X的一种可能。
                                        (2)写出该药品和溶液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核心考点: 物质的检验、鉴别 

                                          21.(本小题8分) 取铜、锌混合粉末,在空气中充分灼烧后,加入稀硫酸至固体恰好溶解,再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1)写出滤渣中一定有        ,滤液中溶质一定有                  
                                          (2)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滤渣成分和与滤渣成分对应的滤液中溶质成分,写出实验操作、预期现象及结论。

                                            核心考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  滤液判断  滤渣判断 

                                            22.(本小题6分) 有一包白色固体粉末,可能含有CuSO4、Na2SO4、(NH4)2CO3、BaCl2、NH4Cl、KCl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做如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判断:
                                            (1)写出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的物质。
                                            (2)写出①、②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核心考点: 物质的检验、鉴别 

                                              23.(本小题20分)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溶液呈中性(pH=7)。

                                              (1)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      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
                                              (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
                                              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            
                                              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      种可能。
                                              (4)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l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2)、(3)的操作,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现象          (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取60g氯化钙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反应完成后过滤,实验过程中所加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当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Ca-40    Cl-35.5)


                                                核心考点: 化学方程式计算  溶液的酸碱度  物质间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