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练

中考化学简答压轴常见类型(二)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20分钟

已经有11位用户完成了练习

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 分)

1.(本小题18分) 某化工厂发生氯气(Cl2)泄漏事故,继而发生氯气罐爆炸,周围群众紧急撤离。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有毒、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氯气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并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HClO)。
(1)根据以上信息,写出一条氯气具有的物理性质。
(2)据报道:氯气罐内为液氯(Cl2),因液氯急剧挥发产生爆炸的直接原因属于什么变化?
(3)消防队员用高压水枪喷水溶解弥漫在空气中的氯气,写出氯气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你可为现场居民提出哪些自救建议?(答出一条即可)

    核心考点: 物质性质的区分  物质变化的区分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2.(本小题13分) 将生锈的铁钉放入过量的稀硫酸中加热片刻后,看到铁钉表面的铁锈消失,并有气泡产生。取出铁钉,用反应所得的溶液(pH<1)进行相关实验。已知pH为2.7~3.7时,Fe(OH)3沉淀完全,pH为7.6~9.6时,Fe(OH)2沉淀完全,在空气中Fe(OH)2容易与氧气和水反应生成Fe(OH)3
    试回答:
    (1)取出铁钉后的溶液中有几种溶质,写出所含溶质的化学式。
    (2)向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结合上述数据分析,随着NaOH溶液的不断加入,理论上应该首先析出哪种沉淀。
    (3)沉淀中若有Fe(OH)2生成,写出暴露在空气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核心考点: 金属的锈蚀  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3.(本小题20分) 老师在课堂上做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绿豆大小的一块,可以看到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再放入滴加过几滴酚酞溶液的水中,观察到钠浮在水面上,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嘶嘶”的响声,溶液变红。反应后产生一种气体,经检验其密度最小且具有可燃性。根据以上描述,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钠的一条物理性质。
      (2)写出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解释钠熔化成闪亮小球的原因。
      (4)反应完毕,向溶液中滴加稀盐酸至过量,写出观察到的实验现象。
      (5)反应完毕,向溶液中通入CO2,无明显现象。现提供NaOH固体、CO2、乙醇和必需的仪器,并査得如下资料:

      请设计一个“看得见”NaOH与CO2反应的实验,写出操作步骤、现象及结论。

        核心考点: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实验方案的设计 

        4.(本小题28分) 可燃物燃烧必须同时具备:①与氧气接触;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两个条件。只要破坏一个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目的。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蜡烛燃烧实验时,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燃着的小蜡烛一会儿就熄灭了,当他将分液漏斗中的水向集气瓶中注入少量时,铝盒中的白磷却立即燃烧起来。

        实验反思1:小蜡烛为什么会熄灭?
        表达与交流:针对上述实验事实和课本中对燃烧的描述,你对可燃物燃烧条件更深的一点认识是:                            
        实验反思2:该实验中,生石灰的主要作用是                            
        实验反思3:实验结束后,集气瓶底部的固体中除未反应完的氧化钙外,还含有哪些成分?
        交流分析:可能还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假设白烟全部留在气球中)。
        实验方案:取样品加入试管中,加水振荡、静置,有不溶物;上层清液中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红,则固体中含有氢氧化钙、碳酸钙。
        大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严密,不能确定固体中一定含有氢氧化钙的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回答)。要证明含有碳酸钙还需加入一种试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拓展与应用:只要将分液漏斗换为注射器,该装置还可用于                            (填实验名称)。

          核心考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  成分探究  实验探究 

          5.(本小题21分) 有关NaOH与CO2反应的探究如下。
          探究一:检验NaOH固体样品露置于空气中一段时间后的成分。
          (1)检验样品是否变质。
          写出检验样品成分中是否含碳酸根的实验方法(操作、现象及结论)。

          (2)检验样品是否完全变质。
          实验操作:取样品加水溶解,先加过量的           (填编号),再滴加           (填编号)。
          A.盐酸B.KCl溶液C.BaCl2溶液D.Ba(OH)2溶液E.酚酞溶液
          探究二:用NaOH溶液测定空气中酸性气体(CO2、SO2)的体积分数。
          如图所示,向细玻璃管内注入少量水,形成一段水柱,经检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已知细玻璃管单位长度的容积为0.1mL•cm-1,水柱的质量忽略不计。

          保持外界条件不变,完成以下操作:
          ①将40mL浓NaOH溶液迅速倒入烧瓶内,立即塞紧橡皮塞,并在细玻璃管上标记水柱底部的位置。
          ②观察并测量得出水柱缓慢向下移动的距离为2.0cm。
          ③实验结束后,根据①中的标记,测得该标记以下细玻璃管及烧瓶的总容积为340mL。
          (3)写出判断该装置气密性良好的实验现象。

          (4)仅根据本次测量数据,该气体样品中酸性气体的体积分数为           (精确到0.001%)。
          (5)在上述操作步骤②中,若装置温度略有升高,实验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核心考点: 实验  科学探究  成分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