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测评首页

初中化学溶液综合练习卷

满分100分    答题时间25分钟

已经有526位用户完成了练习

本试卷为  的课后练习题

单选题(本大题共小题, 分)

1.(本小题8分) 把A物质5 g放入97 g水中充分搅拌,得到100 g溶液,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核心考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2.(本小题8分) 有100 g 10%的盐酸溶液,要使其溶质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应采取的方法是(    )

      核心考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3.(本小题8分) 某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下列关于糖水变凉后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溶液组成的分析 

        4.(本小题8分) 某温度时,向一定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恢复到原来的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核心考点: 溶液组成的分析 

          5.(本小题8分) 在20℃时,某同学向100g水中依次加入NaCl固体,充分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核心考点: 溶液组成的分析 

            6.(本小题8分)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核心考点: 溶解度曲线应用 

              解答题(本大题共小题, 分)

              7.(本小题9分) 某学生在一定温度下,向质量均为100 g的四份水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硝酸钾,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根据表中数据分析:

              (1)实验得到的溶液属于饱和溶液的是           (填序号);
              (2)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3)四份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                 

                核心考点: 溶液组成的分析 

                8.(本小题12分) 如图是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2)物质a的溶解度大于物质c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3)t2℃时,用50 g水配制物质a的饱和溶液,至少需要物质a的质量为           g;
                (4)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           

                  核心考点: 溶解度曲线应用 

                  9.(本小题15分)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不改变溶液组成的情况下,将接近饱和的A物质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2)将t1℃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B(填“>”“<”或“=”);
                  (3)将t3℃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A        B(填“>”“<”或“=”)。

                    核心考点: 溶解度曲线应用 

                    10.(本小题16分) 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一与图二所示。请回答:

                    (1)由图一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g;5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      (填“>”或“<”)硝酸钾的溶解度;
                    (2)欲对含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固体进行提纯,可以使用的结晶方法是               
                    (3)如图三所示,20℃时,将盛有饱和石灰水的小试管放入盛水的烧杯中,向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后,石灰水变浑浊,结合图二分析其原因是                                               

                      核心考点: 溶解度曲线应用 

                      上一讲:      下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