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号:90799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方法是 ,C装置与A装置相比,优点是 。
(3)某同学在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可选择的气体发生装置是 (填字母),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 作用,实验结束后,欲从残渣中分离出二氧化锰,可采用的操作步骤为:溶解、 、洗涤、干燥。
(4)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操作步骤:①加热;②连接仪器;③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④集气瓶灌满水倒置在水槽中;⑤装药品并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⑥熄灭酒精灯;⑦收集气体;⑧将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5)小明在实验室加热31.6 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完全反应后剩余固体质量为22.0 g。将剩余固体经过一定的处理,回收二氧化锰。请计算:
①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②回收二氧化锰的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O-16,Cl-35.5,K-39)
2编号:73536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3编号:66639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5编号:66288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6编号:66053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0%
7编号:51410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49.13%
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学习碱的化学性质时,设计了实验方案,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并查阅资料得知:Na2CO3溶液和澄清的石灰水都呈碱性(pH>7),CaCl2溶液呈中性(pH=7)。
(1)甲实验中,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呈 色,逐滴加入稀盐酸,直至溶液恰好呈无色为止。
(2)乙实验试管内产生白色沉淀,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两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烧杯中,观察到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由此分析可知:
①废液中除碳酸钙、氯化钠、水和指示剂外,一定还含有 。
②依据上述实验过程,你认为引起废液呈碱性的物质组成共有 种可能。
(4)如果将乙实验中的澄清石灰水改为CaCl2溶液,同样进行实验(1)、(2)、(3)的操作,废液呈浑浊并显红色的现象 (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
(5)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取60g氯化钙溶液,向其中加入适量碳酸钠溶液,反应完成后过滤,实验过程中所加碳酸钠溶液的质量与生成碳酸钙沉淀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计算当氯化钙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Na-23 Ca-40 Cl-35.5)
9编号:38050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73.89%
10编号:38049题型:解答题测试正确率:75.0%